固定资产是医院运行并开展医疗业务活动必备的物质条件,在运营过程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价值高、专业性强的特点,对于医院成本管理、资源配置,及相应的风险控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医院运营不仅要有很大效果预防国有资产的流失,更需要注重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因此,提高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是公立医院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其本质意义就在于对医院发展的策略和目标的分解、细化和落地执行的过程,是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制度、流程、表单、信息化系统将固定资产生命周期内的各项业务环节进行明确、规范和整合,最终实现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效益最大化。
增强工作人员管理意识显得很重要,建议医院配置一名总会计师对固定资产进行统筹规划,总会计师作为专业的管理人才可以弥补医院运营短板,促进业财融合,对医院未来发展有非消极作用。医院应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配备专业人才。同时提高人员专业素养,定期学习、深度解读有关政策文件。建议各部门结合本职工作,集中讨论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相关事项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也可以到固定资产管理先进的医院做外部培训学习,查找管理中的不足,切实提升工作能力。
(1)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充分论证,避免盲目或重复采购。固定资产的购置要根据医院战略目标制定计划并提出申请,避免不经预算和审批盲目购置。建立固定资产构建论证制度,特别是大型专用医疗设施和房屋构筑物的构建,要成立可行性论证专家组,由分管院级领导及申请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纪检监察部门共同参与,确保过程公开透明,在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多维度考量,降低采购成本。
(2)加强合同管理,设置专业技术人员对合同进行细致审核。合同的文本由内部审计部门制定审核,合同中乙方全称、银行开户行账号、价格、付款方式、标的物称、规格型号等内容齐全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流转,为后续资产管理部门验收录入信息打好基础。
(3)构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成立联合验收小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由其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验收环节要优化验收流程,成立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联合的验收小组,可以有很大成效避免信息传递不畅。安装好后组织鉴定和验收,并办理安装设备移交单,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规范资产名称等信息,建立资产卡片,负责将资产条码统一粘贴,并将数据传递至财务部门,财务部门依据验收单办理入账手续及付款手续。
(4)建立维修保养制度。归口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操作的过程规范,专业性较强的设备使用人员要持证上岗,填制详细的操作记录,明确责任人。归口管理部门应对固定资产进行按时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并做好详细记录。对于大型专业设备,先确定是不是在质保时间范围内,尽量由内部修东西的人修理,确实不能维修的设备再聘请第三方人员修理,并且要核实修东西的人资质,保证财产安全。维修完毕及时办理验收入库,交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统筹分配。维修费用由归口管理部门进行核定预算,每年根据设备特点上报预算支出,有效控制维修费用。
(5)固定资产的变动与处置立即处理。明确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避免因调整岗位、退休等原因未办理资产交接,造成固定资产流失。根据内控管理规定,对报废、调拨、捐赠业务要严格执行审批流程。固定资产报废应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递交资产管理部门,并经归口管理部门通过专业方面技术鉴定评估、财务部门确认折旧期限是不是满足标准方可办理相关手续。报废资产应由资产管理部门集中管理,及时上交到财政部门实物库,并到财务部门办理销账手续,及时登记销账。
(6)固定资产盘点细节控制。明确盘点范围期限、组织程序,设立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组成的资产盘点小组,对全院资产按规划进行不定期抽查盘点,至少一年做一次全面清查盘点。通过多部门联合盘点,提高盘点效率,督促使用科室热情参加,对于盘盈或盘亏资产认真查找原因,及时将资产清查报告上报院长办公会,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7)充分的利用审计手段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客观评价。内部审计部门应按照审计规划合理进行大型医疗设施专项审计,通过本量利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分析方法对设备的预算执行情况、运作情况和使用效益进行绩效分析、评价。向管理层及时准确地反映现运行设备的实际经营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审计可行性建议,评价结果应作为各个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和有关人员工作成果的评价依据,同时能为医院领导决策购买、维保方式选择、更新设备时机等提供数据支持,形成医院固定资产的闭环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种类多、专业性强、流转环节频繁,要使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做到精细化,信息化手段是一个重要抓手。
这就有必要进行顶层设计、总体设计、反复论证,打通现有财政网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和财务记账系统及出入库管理系统的壁垒,打造固定资产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工作平台,以实现预算、采购、验收、核算、维修、报废清查等全流程透明公开,各个部门都能够正常的看到业务进度,互相监督,提高固定资产业务所有的环节的处置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同时,能够最终靠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工作量、使用率、收入、折旧费用、维修费用等数据来进行成本核算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