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善需要改变别人,改变人们固有的工作习惯,这项工作本身就异与其他常规工作,不容易,非常难;今天想掏心掏肺把自己走过的历程和经验教训总结成职场干货,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大家能够从中受惠,早日获得成功!
如何推进持续改善工作,本人结合个人经历及经验教训总结了推进持续改善的十大策略,分别是高层支持、自我提升、现场主义、要事优先、乐于助人、内建培训、建立关系、多劳多得、善于表现、坚持不懈,具体来说:
高层支持决定推进持续改善的成败,高层领导要有持续改善决心和意志,如果连高层领导都不关注,也不关心持续改善工作,那么下面的部门领导可想而知了,作为持续改善推进者,工作根本无法展开,这里建议大家如果公司高层领导对持续改善工作不重视,建议你可以找他谈谈,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为什么这么说了?
当年我刚开始推进持续改善工作时,工厂长不重视,着很没意思,觉得没劲,思前思后就主动找厂长聊了聊,把自己的想法给他汇报了一下,后来这个厂长对我工作非常支持;如果高层支持持续改善推进工作,那你就可以放手干了。
但如果高层领导还是不重视、不关心,个人建议你尽早寻找新的组织。另外,持续改善部门及推进者一定要在组织架构上隶属于公司高层直接领导,千万不能与其他生产、物流、设备等部门并属平行部门,这样推进持续改善工作很费力,效果也不会很好。
持续改善推动者要理论学习、现场实践、圈子借鉴三位一体不断提升自我能力;通过看书学习、线上、线下参加培训提升自我专业理论知识,并结合现场实践在干中学,干中总结悟道。
另外要接触行业圈子,多参加圈子活动,比如沙龙分享、行业论坛、参观走访、专业培训班等,结交大咖,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通过理论学习、现场实践、圈子借鉴三位一体不断提升自我。作为持续改善推进者,唯有自己走在别人前面,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才有能力改变别人。
持续改善推动者要深耕现场、实事求是、体察民情、建立信任;作为持续改善推进者,要做一个现场主义者,脱离现场实际,怎么能做出合理的改善方案?做出的改善方案也无法落地,因为脱离实际。
以前发现下面招的很多刚毕业的IE大学生,不喜欢去车间,喜欢待在办公室,一问现场具体事务都不清楚;我深有体会,我个人刚工作那会,一天上班基本60%时间在车间现场,车间产线所有产品我都自己一道道工序干过,这段现场经历对我日后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另外深耕现场可以与员工建立信任,了解他们的想法。
这里再次呼吁大家要做一个现场主义者,尤其刚毕业的IE人员,更要深耕现场、了解现场实际。
要优先从容易产生绩效的、容易复制推广的、容易改善观瞻的项目下手推动持续改善。作为持续改善推进者,做事一定80/20原则,优先从易产生绩效的、易复制推广的、易改善观瞻的项目下手推动持续改善,这样领导才能看到你所做的事情,才能记住你,认可你,加薪升职才能想到你。
要帮助现场相关人员解决问题,做帮助者而非指令者,建立自我群众基础。作为持续改善推进者,在现场一定要帮助员工,特别是产线班组长,帮助他们解决不合理、不方便、不安全的工作,获取他们的好感,建立群众基础。
就好比当年依靠广大群众,农村包围城市,赶走老蒋,建立红色政权一样;持续改善工作一定要获得班组长支持,班组长支持你,你的工作才好落地开展,才好取得成效。
作为持续改善推进者,要组织对现场管理者进行持续改善培训,给现场管理者通过培训慢慢洗脑,转变思维,统一思想、这样才能理解你的工作,更好的支持及开展全员改善工作。
与各部门管理者建立关系,获取他们工作的支持,以更好地推进持续改善工作。多帮助他们,多参与他们的活动、多与他们吃吃饭,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获取他们工作的支持,才能更好地推进持续改善工作。
这点非常重要,刚毕业那会,以为自己把工作干好就行了,很少与其他部门主管等互动,但后来我意识到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对推进持续改善工作非常重要;后来融入他们的圈子,常一起聚会交流,并建立了深厚友谊,现在这些人都是自己的人脉及工作坚定的支持者。
问题即机会,作为持续改善推进者,不抱怨、多参与、多做点,多去设法思考怎么去解决问题,曾经遇到的问题终究会成为你日后成功的经验,多劳终会多得。
作为持续改善推进者,要善于表现自我,不断总结改善成果,通过PPT报告形式向上汇报改善成果,让领导记住你,认可你;这里要强调一下,PPT对持续改善推进者非常重要,PPT做的好的人,本身逻辑思路就很清晰,很容易获得领导认可;PPT目前已经是职场人士升职加薪的助力器,对于常要总结改善成果的持续改善推进者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作为持续改善者,要有良好心态、坚持不懈,日复一日,持续精进,假以时日,终究会成为你想要的模样!
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从中受惠,为你所用,快速成长,升职加薪,早日获得职场成功!
作者简介:getway。国内某上市公司精益智造部总监、国内某上市公司注塑工厂负责人、8年精益生产管理及实践经验、5年智能制造规划及实践经历、主导精益智造改善收益超过2000万元。擅长生产效率提升、智能物流改善、持续改善平台搭建、智能车间及智能工厂规划及项目申报。